农药生物学与精准使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介绍
“农药生物学与精准使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23年3月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立项建设,依托单位为湖南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周小毛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要任务是针对我省当前农药生物学基础研究薄弱和农药利用率低的生产实际问题,聚焦农药分子靶标挖掘、有害生物抗药性和农药使用技术等领域开展理论和技术创新,为提升我省农药创制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病虫草害的防治效率和推动农药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1)杀虫剂分子靶标结构与功能:开展水稻害虫(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体内生物胺受体和离子通道结构以及遗传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从分子水平弄清杀虫剂分子靶标的生理和毒理作用,以期为开发靶向绿色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2)害虫抗药性分子机制:主要以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斜纹夜蛾)、水稻主要害虫以及柑桔害虫(柑桔木虱)为研究对象,系统阐明杀虫剂的抗药性形成机制及关键抗性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3)农药精准使用理论与技术基础:主要开展农药剂型加工与质量控制、农药喷雾质量与农药利用率评估、植保器械与施药技术集成与创新等研究。
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形成了结构合理,学科相互兼容,基础扎实,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队伍。实验室现有35名人员,其中国家“万人计划”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第十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委员4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团队成员20人具有高级职称,24 人拥有博士学位。
实验室现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单细胞膜片钳系统、双电极电压钳系统、荧光定量pcr仪、凝胶成像分析系统等仪器设备,实验室还拥有养虫室、人工气候室、盆栽场和样品保存冷库,建有水田、旱地、设施大棚基地,完全满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农药残留分析等试验的开展。
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及创新平台及人才计划等项目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收录论文150余篇,专著20余部,专利授权7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