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3377体育

3377体育
试验站
当前位置:3377体育创新平台试验站
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作者: 来源: 阅读:3372 时间:2023-12-15 字体:[  ]

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简介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于1981年在湖南望城建立了“长江中游红壤水稻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该基地1987年被国家计划委员会、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列入全国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点。2005年10月被农业部命名为“农业部望城红壤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008年9月正式授牌。

望城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开始于1981年,主要目的是监测红壤水稻土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的肥力演变规律和肥料在作物上的长期效益。试验采取稻-稻-冬闲轮作制度,试验设9个处理:包括ck(不施任何肥料)、pk、np、nk、npk、npk ca、nk pm、np rs和npk rs处理。试验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长10米,宽6.67米。ck(不施任何肥料)、pk、np、nk、npk(施化学)等试验处理能解释化肥长期施用的效应和相关机理,试验处理np rs(稻草)和npk rs(稻草)处理能够为稻草合理还田提供理论数据,nk pm(猪粪)处理能为猪粪有机肥安全利用提供相应的基础数据,npk ca(石灰)处理能为石灰安全和合理应用改良土壤提供基础参数。长期处理的参数能为目前的耕地土壤培育和改良提供基础性长期性观测数据,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土壤肥料长期试验是研究耕地质量和肥料效益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和平台。随着现代农业发展,长期定位研究愈发受到重视。土壤是历史自然体,是在母质、地形、气候、生物、时间等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有着较长期的发生和演变特征,具有较强的时空可变性;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也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因此,要研究土壤形成演变规律、养分变化规律等问题,必需建立长期定位试验,监测土壤时空变化规律和人类活动对土壤变化的影响及其反馈,获得土壤信息变化,长期定位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自建站以来,基于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的研究基础,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20项,其中成果“主要粮食产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演变与提升综合技术及应用”和“我国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特征及防治关键技术构建与应用”分别获2015年和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神龙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编写著作9部;授权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4项;制定相关标准9项。培养毕业博士6人,硕士8人。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结果对湖南省水稻生产和土壤培肥的贡献,该实验站受到历届省领导和国内外土壤肥料专家的重视。湖南省毛致用书记、陈邦柱省长、杨正午省长、卓康宁副省长、王克英副省长、庞道沐副省长及科技厅等领导先后多次视察实验站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庆逵、侯光炯、朱兆良、刘更令等院士以及中国著名土壤植物营养专家谢建昌、鲁如坤、林葆、李家康、黄鸿翔等研究员先后多次到望城县黄金乡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基地考察。




           

3377体育 | 本院介绍 | 人才队伍 | 创新平台 | 成果展示 | 数据文献 |  | 各省农科院链接:
3377体育的版权所有: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远大二路892号 0731-84691212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