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省洞庭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湖南省洞庭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年12月获批,2023年5月通过现场验收。
工程中心组建以来,基于洞庭湖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研究与技术攻关,争取国家、省级、地市级科技项目8个;申请专利18项,授权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开发稳定性复混肥料、长效多元网捕控失复混肥料等系列新型肥料多种;研发和集成农村生活污水菜地淋滤技术、湖南省主要种植模式氮磷流失防控优化耕作施肥技术、稻鱼草共生循环系统技术、水产养殖尾水二级循环生态治理技术等农业面源污染源头监控技术模式4套,集成了生态沟渠-塘-湿地控污技术体系1套,建立畜禽粪便高效堆肥及升值化利用技术模式1套,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减源-循环-控污”治理技术模式1个,分别在安乡、南县、赫山区等地建立洞庭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典型工程。
工程中心重视研发条件建设,工程中心目前拥有实验室(共计500平方米)1个,温室大棚和网室各1个;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科研示范基地1处(共130亩);技术产品示范基地10多个(共300多亩)。工程中心秉持对外开放与服务理念,签订产学研合同 5个;完成咨询项目30项;参加学术交流或技术培训5次;参与国内外科研项目3个;3377体育的技术支持津市、临湘、湘阴、平江、南县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10多个。
工程中心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当前工程中心固定人员20人,组建以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2人,其中晋升副高级职称2人;培养管理人才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