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新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09年依托湖南省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原湖南省稀土农用研究中心)组建而成。中心现有科技人员15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6人,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9人。主要开展如下研究工作:①农业废弃物肥料化技术。包括嗜热微生物筛选、发酵原料、工艺技术、装备设施等研究,创建集监测、评估、推荐与共享等服务于一体的堆肥工程数字化平台,及线下、移动和云端多元推广模式,优化升级条垛式、槽式和反应器等典型堆肥工艺。②固碳减排技术及装备。研发节能、降耗、减排一体化关键技术与装备,构建与原料、技术及设备相协调的堆肥工艺装备,重点解决开放式堆肥二次污染、容器堆肥节能降耗、田间堆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推动产业升级增效。③产品增链循环升值技术。筛选活化土壤养分、刺激作物生长、拮抗植物病害、降解污染物等微生物,研究不同应用场景增值有机肥产品,如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育苗基质等;研究畜禽粪便秸秆养殖蚯蚓、黑水虻等蛋白饲料技术,种植食用菌技术,菌糠栽培有机农产品技术,延长循环产业链。④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有机肥机械深施、液肥输送设备管网与储存、水肥一体化、品牌农产品有机肥替代技术,建立多元化耦合循环技术体系。
中心成立以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农业创新资金、长沙市重点研发及自然基金等项目(课题)20余项,在长沙县高桥镇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配套建秸秆堆肥试验示范工厂(投资380万元,厂房780m2,占地2000m2,拥有最先进卧式动态发酵系统及模块智能控制系统)。主要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农科院科技兴农奖和科技进步奖各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制定标准/规程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
“十四五”期间,中心将针对我省农业废弃物常见的条垛堆肥、槽式堆肥、反应器堆肥等工艺的二次污染、节能降耗、质量不稳定、产品同质化等及秸秆循环利用预处理成本高、污染重等问题,研发高效安全堆肥、秸秆基料化、生物质能源等绿色固碳技术,如生物强化、快速腐熟、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和智能装备,挖掘利用固氮、解磷、活钾、降污染物等功能性微生物,开发生物有机肥、育苗基质、土壤调理剂、碳基水溶肥、专用有机肥(如防连作障碍、修复污染土壤等)等系列产品,构建多载体、多场景、多途径“精准到点”技术推广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循环产品附加值。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科研院所企业”等形式,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