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一行到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春华试验基地及长沙县路口镇“西子3号”种植基地,调研杂交水稻科技创新和平台建设工作。副省长周海兵,省政府秘书长瞿海,省科技厅、省农业厅、长沙市人民政府、长沙县人民政府等单位领导参加调研。院党委书记柏连阳院士,党委委员、副院长、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唐文帮、副主任李莉陪同调研。
在路口镇低镉水稻种植基地,柏连阳院士向毛伟明汇报了低镉水稻最新研究进展,李莉汇报了“西子3号”的推广情况。毛伟明为首个通过国审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西子3号”开镰收割,亲自取样测试。得知该品种抗倒抗病性能高、亩产可达550公斤、镉含量为0.066mg/kg远低于0.2mg/kg的国家标准限量值时,毛伟明高兴地说:“低镉水稻是我省重大原创性农业科技成果,入选‘十四五’以来农业领域三大标志性科技成果之一,具有重要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要继续加强低镉水稻品种的示范推广应用,不断扩大示范面积和示范品种数量,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低镉水稻品牌,切实解决好农民‘田间地头’的大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湖南力量。”
随后,毛伟明一行考察了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春华试验基地。唐文帮汇报了最新培育的超高产杂交水稻、第三代杂交水稻、高档优质杂交水稻、耐盐碱杂交水稻和特早熟双季稻等重大新品种,许靖波介绍了杂交水稻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攻关、农机农业融合、新品种应用推广和科研平台建设情况。毛伟明对杂交水稻科技创新成果表示赞赏, 他指出,湖南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希望大家在打好打赢“种业翻身仗”新征程上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强做优种业“芯片”,加强育种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让中国人的饭碗里多装优质“湖南粮”。
调研中,毛伟明强调,要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岳麓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牵引带动作用,在生物育种领域突破更多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