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我院土肥专家廖育林研究员,会同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绿肥养分截获与高效利用岗位团队成员常单娜博士、梁婷博士一行,前往祁阳综合试验站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调研并提供技术指导。
调研团队首先来到衡阳市珠晖区的小杰家庭农场,查看梨园毛叶苕子的长势情况。目前早播毛叶苕子明显优于迟播,但迟播的基本苗数仍可满足覆盖要求。调研团队建议:待春季降雨增多后,对土壤偏瘦的新垦梨园适量追施每亩3-5斤尿素,以促进毛叶苕子春季快速生长,同时可以采摘毛叶苕子的嫩尖做为鲜食蔬菜,提高绿肥的综合效益,打造生态特色鲜明的绿肥果园模式。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衡南县云集街道稻田紫云英示范片。尽管近期少雨,该基地的循环留种紫云英长势旺盛,田面已实现全覆盖,为后期种子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调研团队建议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尤其对于紫云英密度过大的田块要及时降湿防病,降低病虫害对种子产量的潜在威胁。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考察了祁阳站布置的系列绿肥长期定位试验和近期新启动的紫云英品种适应性展示试验。祁阳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晶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各试验的背景、阶段性成果及未来研究规划。针对现场观察到的田间现象和拟开展的合作研究,调研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一致认为,应充分发挥长期定位试验的优势,围绕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的重点任务,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为绿肥作物轻简高产和绿肥培育耕地与“绿肥 ”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此次调研与技术服务,团队进一步强化了岗位与试验站的协同合作,以期为湖南区域绿肥产业应对极端天气挑战、优化种植模式和提升产业效益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