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茶叶所吴文亮副研究员在国际期刊《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区top,if:8.5)上发表了题为 “insight into volatile metabolites and key odorants in black teas processed from jianghua kucha tea germplasm (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 cv. jianghua)”的研究性论文,解析了江华苦茶种质资源加工红茶的挥发性代谢产物和关键气味物质。在国际期刊《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中科院一区top,if:7.0)上发表题为 “jianghua kucha black tea containing theacrine attenuates depression-like behavior in cums mice by regulating gut microbiota-brain neurochemicals and cytokines”的研究性论文,证实了含苦茶碱的江华苦茶红茶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脑神经化学物质和细胞因子减轻cums小鼠抑郁样行为。

江华苦茶原产于湖南省南岭山脉的特异性古老茶树种质资源,为湖南五大茶树原生种之一。茶树品种是茶叶优良品质的重要基础,可形成极具特色的“品种香”,该研究利用已建立的sbse-gc-ms、gc-o/ms等方法,查明不同品种的江华苦茶鲜叶及对应制备红茶中嗅感物质的分布特征,阐明了江华苦茶红茶特有“甜味”香气的关键气味物质,该研究将为江华苦茶新品种的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并有助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红茶中的茶黄素对改善抑郁和认知有积极作用。此外,在江华苦茶中发现的苦茶碱已被证明具有抗抑郁作用,用江华苦茶品种制成的红茶可能具有抗抑郁作用,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尽管江华苦茶红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在抗抑郁功效中可能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本研究评估了江华苦茶红茶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小鼠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群、肠道微生物群相关代谢物、脑部神经化学物质及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揭示其抗抑郁潜在机制。这将为了解江华苦茶红茶改善抑郁症的潜在机制提供新见解。